close

世界的肺 原民生命靈魂所繫

 

亞馬遜河發源於南美安地斯山脈,上游經過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的印加古城馬丘比丘(MACHU PICCHU),不僅是世界長河,更因鄰近赤道,使它流經的區域多為熱帶雨林,由於流域廣大成就它成為世界的肺(溫室氣體的吸收槽),更孕育千萬豐富的陸生水生物種,它的永續保育可紓緩全球暖化,更影響世界生物多樣系統的維持與發展。

亞馬遜蓮.jpg  

 

若以人本的角度出發,與亞馬遜河生態最為關聯者,其實不是國際組織、各國主管官員、或是環境保護的非政府組織(NGOs)成員,而是世居當地,處在融入現代文明與維持傳統生活方式之間拔河與掙扎的原住民社群。原住民對於所處生活環境歷經常年而積累的傳統知識(Traditional Knowledge, TK),不僅是其文化資產(culture heritage)的重要部分,更在農業發展、生態保育和遺傳資源的開發利用上具重要價值。近來許多國際組織,如生物多樣性公約(CBD)、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等皆致力研商保存和保護TK之道,以制定基本的國際準則;許多國家也已意識到制定內國法的必要,除積極維護TK外,更期望有效制止所謂的生物剽竊(許多與遺傳資源有關的TK,在未經原住民許可及達成協議下取得智財權)的發生。

 

河中灰豚.jpg  

 

   我在2009年七月初來到位於秘魯(Peru)境內亞馬遜河上游的最重要的城市Iquitos,它是典型西裔文化與原住民交融的集散站,想要仔細體驗亞馬遜河自然景觀,生態資源和原民文化,必須再乘船往上下游走數十公里,才能一窺其堂奧。在這裡我渡過數日無電視、網路和電子郵件,甚至供電限制的日子。在這裡河上行船是最通常的交通工具,常敞遊其間,或溯流而上,不管是炎熱的午後體驗溪釣、追尋粉紅和灰白河豚(已列為保育動物)的足跡;於星光燦爛的夜空下,感受溪流的寂靜和聆聽天籟,或於黎明之際近距離觀賞鳥類生態,或深入雨林,一探新奇生物。在與原民互動和造訪附近部落的過程中,發現整個生態環境與他們的生活方式、文化傳承緊密相聯。亞馬遜河滋育了他們的一切,他們的文化結晶包括TK,也可回饋於雨林的永續發展甚至促進人類的文明進步。在之後拜會秘魯主管原住民官員時,他們也清楚,TK的保留與發展立基於圍繞原民生態體系的完整,特別是生物多樣的維持。惟原住民事物部門在政府的層級不高,使得在與其他部門協調時並不暢通。在抵達秘魯之前不久,北方的原民部落因不滿石油開發政策而與警方爆發激烈衝突;看來原民與主流社會的緊張關係,確實不易化解。 

  

 深入雨林.jpg

試試原住民吹箭.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jni 的頭像
    kjni

    倪貴榮教授個人網頁

    kj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