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9年春天科法所師生赴美西參訪,使我有機會重返柏克萊加大(UC at Berkeley)校園,不禁勾起留學的回憶:

我於1994年夏末赴美攻讀法學碩士學位(LL.M.),這是我海外求學六年過程的第一站,也是第一次踏入美國國土;台灣長期受美國的影響,美國文化等於是先進、優越的象徵,更是資本主義、自由經濟體制發揮極至的所在。

剛到美西的前幾個月其實很少思鄉,因為這裡有許多學業和異國文化的新鮮事等著去探索,加上灣區美麗的景觀(舊金山不曉得已經連續幾年獲選為美國最佳旅遊城市)、宜人的氣候常令人樂不思蜀;經常徘徊於Boalt Hall旁邊的I-House,享受由太平洋吹來的涼風和加州燦爛的陽光,更可以遠眺對岸擁有優美線條的金門大橋(Golden Gate Bridge)

 

20090401Berkeley Campus.jpg   

 

柏克萊雖然學風自由開放,但依舊無法令創校以來首任的華裔校長田長霖,可以容忍學生一絲不掛的進教室;法學院即使允許同性戀社團的成立,而當學生收到具種族歧視的黑函時(I did get the Hate Mail, labeling Mexican as wetback, Chinese as chin),院長(Dean Kay)就必須挺身而出,與校長共同召開記者會譴責此行徑(此新聞曾登上紐約時報頭版);記得某雜誌以女性裸體為封面出現在法學院時,對於應否移除,教授還與部分學生上演一場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The U.S. Constitution First Amendment: freedom of speech)的攻防大戰。

LL.M.的同學來自世界各方,幾乎皆是各國的法界精英:德國人高大而冷峻,對於美國文化常持批判看法;義大利人如此熱情,好像把酒言歡比讀書還重要;韓國人總是要人感受到他的存在;以色列人似乎到那裡都容易申請到JSD,不禁令人懷疑美國法學院是否已被猶太人所佔據。

美國以人權為尚,但對於社會權,如醫療人權、教育權的促進與保障並沒有全國一致的標準,各州的狀況差異頗大。歐巴馬推動全民健保屢遭抵制;高等教育費用如此昂貴更可見一斑。以往柏克萊是俗又大碗的學校,近來加州政府財政拮据,大幅刪減對公立大學的補助,使得柏克萊只能提高學費因應,現在法學院的學費已直逼常春藤聯盟;另外就是靠LL.M. program規模的擴大,從哈佛法學院請來擔任院長的Edly如果決定像哈佛一樣每年收一百個,恐怕也不令人意外。

思鄉情緒的湧現始於灣區雨季的來臨(地中海型氣候夏乾冬雨),感恩節的接近預示了北加州不再總是陽光和煦,而泛褐黃的山色則有變成青翠的機會。George和他的父親在北柏克萊BART車站接我時,襤褸的衣衫已可了解其經濟狀況。我在柏克萊靠近海灣的陋巷裡(柏克萊市依山丘而建,地勢高的地方因為view佳,地價也較貴,反之則低廉)度過了生平第一次的感恩節。然而貧寒的家境沒有阻擋願意向外國學生伸出溫暖的手,即令在斗室,依然可以充分感受著主人的熱情。

 

20090331Stanford Law with Lessig.jpg  

蘇格拉底的教學使你必須在短時間內消化case law;在月色中泛遊灣區,欣賞舊金山夜景的確浪漫;令人炫目的歌劇魅影(Phantom of Opera)音樂劇是美國流行文化的精品;優詩美地(Yosemite)堪稱絕境;以及泰浩(Lake Tahoe)湖畔洗滌塵俗的冬雪 . . .。但我還是常思念起George一家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jni 的頭像
    kjni

    倪貴榮教授個人網頁

    kj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